索 引 号: | 012947752/2023-60145 | 信息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政策解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 生成日期: | 2023-07-12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项目消防安全性能评价标准》解读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性能;历史建筑保护;防火;保障方案;防火安全;评价;单体建筑;评价报告;消防条例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一、出台的背景是?
新修订的《江苏省消防条例》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保护利用,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管理权限组织编制防火安全保障方案,作为管理的依据。住建部颁布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规范》GB 55035-2023提出,在不影响历史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应结合实际使用需求有效提升历史建筑在消防安全、无障碍、节能等方面的性能。
二、包括哪些内容?
总则、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评价程序、评价内容、提升技术、评价结果分级七个章节和附录。主要规定了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项目开展消防安全性能评价的基本程序、内容、方法、等级划分、提升技术及评价报告的编写。
三、能解决哪些突出问题?
《标准》与新修订的《江苏省消防条例》衔接,主要用于指导未来拟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项目,对防火控制指标予以量化,引导改造实施单位主动采取加强措施提高消防安全性能,规范防火安全保障方案的编制和论证工作,确保在保障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活化利用。
四、适用范围包含哪些?
《标准》用于指导未来拟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项目,已经投入使用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可参照执行。《标准》适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项目的单、多层建筑,不适合上述项目中的高层建筑及地下建筑。体现古都格局和城市风貌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风貌区、一般历史地段、历史街巷、传统村落等历史地段保护利用项目可参照执行。
五、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都需要评价吗?
首先要对历史文化街区整体开展评价,评价范围还应包括外围可能对评价区域内建筑存在影响的区域,对于十分重要的历史建筑群或需要对历史建筑进行消防改造时,应对每一单体建筑分别进行评价,针对街区和每一单体建筑分别出具消防安全性能评价报告。
六、不同的性能等级含义是什么?
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项目的消防安全性能等级分为Ⅰ、Ⅱ、Ⅲ三级,分别对应消防安全性能“高”、“中”、 “低”三等。保护利用项目的消防安全性能达到“高”等级后,可认定防火安全保障方案编制已达到性能提升和火灾防控目标要求,否则需要继续采取加强措施予以完善。
七、与防火加强措施指引有何关系?
《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改造利用防火加强措施指引》针对建筑防火无法达到现行规范标准的情况列举了很多加强措施供选择。《标准》则是引导改造单位结合评分主动采用加强措施,将消防安全性能提升到可接受的量级。相关防火加强技术措施可从《指引》及《标准》“提升相关技术”章节选取。
相关文件: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关于印发《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项目消防安全性能评价标准》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