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南京市轨道交通继斩获鲁班奖小金人后,又有两条线路携“黑科技”疾驰而来,通过网络化、自动化、智慧化的轨道交通建设运行,开启智能地铁通行新纪元。
最聪明的“小绿”来了
自己跑、自己回……7号线是最高级别的“全自动驾驶”,车头没有司机,也没有隔绝视野的驾驶室,透过车头的玻璃窗,乘客可以直接感受“时空隧道之旅”。
自己检、自己修……全自动驾驶的列车,每天系统按照运行表唤醒列车后,会自动进行大量的自检,健康状况稍有不好,这辆车就不会上线运营,安全可靠性更高了。
除此以外,列车脏了自动洗澡,列车行进的进退快慢自己掌控……一系列技能,都彰显着7号线自动驾驶的“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7号线,车身为草绿色,全线27座车站,去年12月开通了北段(幕府西路站至仙新路站)10座车站,今年12月15日,南段(西善桥站至应天大街站)9座车站完成竣工验收,年底前将开通运营,全线通车的步伐日益加快,也标志着南京轨道交通快步迈向无人驾驶时代。
主城区“大动脉”向云端
南京地铁5号线是南京市南北方向的地铁骨干线,线路南起吉印大道站,途经江宁区、秦淮区、鼓楼区,止于方家营站,线路全长为37.4公里,共设置30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站,其中14座车站为换乘车站。
本次完成项目验收的为地铁5号线南段(吉印大道站-神机营站),年底前将开始不载客试运行。该线路应用了“云节点”技术,开展综合监控、门禁系统的云服务;并提供消防、电扶梯、站台门、供电专业云平台接入条件。同时,该线路还应用了智慧客服,即客服设备通过智慧服务系统指导乘客完成自助购票、自助票务处理、线网导航等业务办理并具备远程客服功能,节约了人力资源。
云节点和智慧服务系统的应用,都是南京轨道交通“智慧化”应用的展现,也是满足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发展需要,通过技术赋能,搭建智能数字底座,布局南京地铁网络化、智慧化应用。
匠心护航建设路
在7号线和5号线建设全过程中,南京市轨道站综合运用晨检日巡夜查、互联网远程抽查、第三方评估等多种监督方式开展监督抽查,确保质量安全整体受控。
严抓质量,开展混凝土工程专项抽查,杜绝违规海砂流入地铁工地;对盾构管片等登记材料进行监督抽检,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源头关。
严管安全,聚焦危大工程管控和关键节点核查,督促参建单位建立全作业时段安全管控制度,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
严格验收,全程按工程进度做好首件验收、分部验收、单位验收、项目验收、竣工验收等监督工作,实时跟踪项目缓验工程及验收遗留问题的闭合处理,为验收工作把好最后一关。
两条线路的相继验收只是开始,目前南京轨道交通在建线路11条,市轨道站将始终做好护航工作,助力市民出行更绿色更畅通更便捷!
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站点访问量: 联系电话:025-83278225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04952号-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