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强化风险管控意识,保障各项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稳步推进,6月9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南京召开全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形势分析会暨现场观摩,走进中铁十四局承建的南京地铁4号线二期过江隧道参观交流。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震、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副理事长冯爱军出席会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部门领导,南京市建委,无锡、徐州、常州、苏州、扬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无锡市市政园林局,南京、无锡、苏州地铁公司等单位代表;中铁十四局副总经理张哲,大盾构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冯爱军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纲要建议(2025-2030)》。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园林局以及地铁公司作了相关工作汇报。大盾构公司在会上作了“大直径盾构在城市交通及地下空间领域的应用与创新”主题报告,从大盾构在解决城市化发展中应用与挑战、在交通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对未来的思考与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面临日益严峻的技术挑战。盾构隧道穿越地层复杂多变,除需应对地质突变风险外,更高度依赖高性能盾构装备、精准地质探测技术,并对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掘进参数动态调整及同步注浆工艺提出了极高要求。中铁十四局在大盾构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方面成果显著,尤其在国内率先挺进17米级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领域,其建造实力与技术水平彰显行业领先优势。
会议期间,由全体参会人员组成的观摩团走进南京地铁4号线二期过江隧道施工现场观摩,先后走进项目智慧监控大厅、智能建造展示区、预制件展示区以及隧道施工现场,全方位了解工程概况、施工工艺、工程重难点及管理亮点。
在智能建造展示区,中铁十四局大盾构专业施工技术与盾构智能化装备收获观摩团的关注。大家聚焦观摩整体式全预制箱涵、新型承插式管片、同步注双液浆技术、同步推拼技术、换刀机器人、焊接机器人、饱和潜水技术等智能建造技术及工艺,详细了解管片、口子件预制件的智能生产和精准控制技术。在智慧监控大厅,观摩团高度评价了中铁十四局自主研发的“数字盾构”智能管控平台对所有在建大盾构项目施工的实时监管、风险预警和专家会诊的能力。
在成型隧道内,观摩团一行实地查看隧道质量,重点了解盾构隧道“不渗不漏”精细控制和关键技术、现浇牛腿施工工艺管控要点,了解安全穿透式管理、终端管控、双重预防机制等安全管理亮点和成效。登上盾构机后,观摩团查看了掘进情况,围绕同步注双液浆技术、管片三维检测技术等智能建造技术的落地应用进行深入交流。此次观摩中,项目部在标准化建设、智能建造应用、安全质量管控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成效,获得高度关注。
南京地铁4号线二期过江隧道是全线控制性工程,线路全长3.062公里,穿越江底最深处为68.58米,为长三角最深过江地铁隧道。目前隧道盾构掘进已突破2000米,即将穿越最低点。工程全线建成后,可推动南京跨江融合发展,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强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之间的联系,缓解过江交通压力。
——转载自中铁十四局大盾构
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站点访问量: 联系电话:025-83278225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04952号-7 |